亞太航企創新產品和商業模式

2015年12月28日

亞太航空協會(AAPA)會長安德魯•赫德曼(Andrew Herdman)十一月中在航空代表大會上表示,亞太區航空業的激烈競爭促使該地區航空公司不斷創新——增加新的產品和新的商業模式。

赫德曼在會上強調了這一事實——多達十幾家航空公司在亞洲的國際航線展開競爭,因此該地區的市場非常擁擠。亞洲地區擁有全球最繁忙的十條航線以及十條最繁忙的國內航線中的九條。基本上,這些航線都有全服務航空公司和低成本航空公司運營,提供一系列的客艙產品,既有寬體機的身影,也有窄體機的身影。赫德曼說:這對於乘客而言,頗為有利,但是對於航空公司而言卻十分艱難——光選擇成功的商業模式是不夠的,還需要成功地將其執行。

在戰略創新方面,全服務航空公司採取多品牌戰略(如新加坡航空擁有酷航、勝安航空和虎航等子品牌);低成本航空公司則正在接觸代碼共用、聯營和常旅客專案。所有這些都導致了全服務運營商和低成本運營商界限更加模糊。赫德曼強調,這些創新對於航空業是大大有利的。他指出:激烈的競爭促使航空公司改變其運營模式以應對乘客的需求,為乘客提供更好的選擇和更高的服務標準;在保持低成本的同時維持盈利。我們鼓勵這種多樣性,同時我們渴望達到更高的高度。

近年來由於油價的快速上漲,航空公司的成本不斷上升,獲利空間不斷受到壓縮,因此未來航空公司除了節流減少不必要成本支出外,更需不斷開源拓展新業務。由於中國在經濟上的快速成長,GDP平均增長超過8%,人均所得每年也穩定增長,造就出許多千萬級以上富豪,其中所得的增長更體現在中國富有階級在高端奢侈品上的消費,影響了全球奢侈品市場的東移中國。本論文針對航空公司提出新的商業模式,希望結合航空公司既有的免稅品銷售經驗與中國奢侈品市場的增長因素,進行服務創新,再藉由此商業模式幫助航空公司進軍中國奢侈品市場,並且賺取利潤。

近年來,澳門國際機場的非航空收入穩步增長,備受業界注目。鄰近澳門的珠海也積極發展臨空經濟,包括珠海機場優先發展珠海航空產業園中的產業,促使周邊地區向產業綜合齊全的航空全產業鏈轉變。二是實現向快捷交通轉變,以珠海機場為核心,積極拓展低空空域航線,加強機場與機場,機場與軌道交通、機場與港珠澳大橋以及機場與高欄港等的緊密銜接,構建海陸空綜合交通換乘樞紐,實現資金、技術、信息、人才等要素的高度集中和高效運轉。三是實現向高端產業轉變,形成以航空產業、航空物流業、高端服務業和臨空高附加值製造業為重點領域,重要產業集聚區和重大項目為龍頭,梯度延伸、分工合理的臨空經濟產業體系。

内地一位民航界知名人士曾經指出,航空業在不斷的創造、創新、改革和發展,做了很多努力。航空企業通過聯合、重組、兼併,形成更大規模的航空公司,航空公司從線性的模式向樞紐模式轉變,這是民航企業努力的方向。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出現,對這個行業的利潤是有大貢獻的,另外有一些品牌性的航空公司則主打品牌。為了彌補航空公司的低端利潤,有的航空公司通過做房地產、輪船,盈利能力增強之後回來補充航空公司進行盈利。這些模式都在市場不斷的進行嘗試發展,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則失敗,但這只不過是民航企業多元化經營的方向。

近年來有幾個影響趨勢非常明顯,一個是聯盟形式的出現,包括聯盟內和聯盟外的合作經營,還有產品導向型的,引導大家的消費情緒,支持航空業盈利能力的增加。自航空業出現自由化之後,大家都在不斷探索新的盈利方式,總體來說下一步是什麼方向?業界認為,航空公司必須從傳統的航空承運人,不管你是線性模式還是網路模式還是樞紐方式,或是大的或是小的,但最終靠航空業自身轉型,要變成一個現代服務集成商的轉變,如果航空公司不從一個傳統的航空承運人向現代航空服務集成商轉變就永遠處於低端。

新聞來源:民航論壇  濠江日報  2015年12月28日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