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登機牌不再只是登機牌你將收穫哪些驚喜?
2025年10月22日
您是否曾在航班抵達後,小心翼翼地收起那張小小的登機牌,將其視作旅途中的珍貴紀念?您是否也曾心生好奇,為何在機場的值機櫃檯前換取一張紙質登機牌,曾是旅客乘機不可或缺的環節?在技術飛速叠代的當下,當我們只需一部手機便能擺脫紙質登機牌的束縛,輕鬆完成從值機、安檢到登機的無紙化流程時,您是否會由衷感慨現代科技的便捷與神奇?
其實,看似普通的紙質登機牌,除了作為承載著旅客姓名、航班號、座位號的行程憑證,更像是一頁濃縮的“時光檔案”,記錄著幾十年來民航業從傳統到智能、從繁瑣到高效的業務操作變遷。近期,不少機場和航空公司對這張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紙質憑證又進行了各種升級。本文將帶領讀者一同回溯登機牌的發展歷程,走進其“歷史長廊”,感受如今電子登機牌便捷高效的出行體驗,同時“解鎖”隱藏在登機牌背後的那些易被忽略的精彩福利。
從手工填寫到人文載體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能夠搭乘飛機出行還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旅客需要經過單位的層層審批、取得介紹信後才能購買機票。在那個登機牌尚未問世的年代,介紹信兼具身份證明和登機牌的雙重職能。由於人員信息在買票時就已經過層層確認,旅客只需在乘機時出具工作證明及單位介紹信,通過工作人員的人臉核對檢查即可登機。
上世紀70年代,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的機場開始使用印有“CAAC”和“中國民航”字樣的登機牌。這種登機牌上起初並沒有航班號、登機時間等航班信息,只有手寫的座位號。隨著波音737等大型噴氣式客機陸續投用,民航旅客數量和航班量開始大幅增長,機場地面服務人員的工作量也隨之增加。這也促使登機牌告別了手工填寫時代,進入高效率的蓋章驗訖和打印時代。登機牌提供給旅客的信息也日趨完整,涵蓋了航班號、飛機號、座位號和起飛時間等。
從上世紀90年代起,各大航企紛紛採用印有自己公司標識的登機牌,並根據航班時刻、目的地等信息分別選用不同顔色。2009年,隨著南航與中國移動率先合作推出國內第一張電子登機牌,旅客終於可以在網上自行辦理電子登機牌,或通過手機發送短信到南航客服熱線獲取電子登機牌。
近年來,傳統的紙質登機牌在保留基礎功能的同時,不斷進行服務升級和文化賦能的新變革。自今年8月13日起,東航面向上海虹橋機場T2航站樓出港航班旅客推出新版登機牌,通過加粗放大關鍵信息字體、增強色彩對比提升辨識度,降低老年旅客讀取難度,同時還融入了以玉蘭花環繞的地域文化圖案。
今年10月1日,海南航空在海口美蘭機場國內出港航班上啟用的新版登機牌,既融入了海南自貿港形象標識,又通過優化信息布局,集中展示關鍵出行信息,成為兼顧適老化服務和城市形象傳播的範例。
廣東揭陽潮汕機場則別出心裁,賦予登機牌“文化名片”的使命。據了解,揭陽潮汕機場將陸續推出12款新版登機牌。近日首期推出的登機牌採用3款配色,有如同英歌舞般剛勁熱烈的“熱情紅”,有傳遞古城茶香的“自然綠”,還有彰顯金漆木雕般璀璨流光的“鎏金橙”。在新版登機牌上,揭陽樓、汕頭小公園、潮州湘子橋鮮活亮相,英歌舞人物在登機牌上跳響潮韻新聲,像武松“耍棍款”、宋江“擂鼓款”、時遷“舞蛇款”等都是值得收藏的寶藏登機牌。
“這張登機牌既醒目又充滿藝術感,讓人瞬間對空中旅途充滿期待!”近日,從廣州白雲機場出發的旅客黃女士在值機櫃檯前接過嶄新的登機牌時忍不住連連贊歎。廣州白雲機場新版登機牌最引人注目的變化,是首次以三色飛機舷窗設計直觀呈現航班登機狀態。其中飛機舷窗選用“天際藍、金穗黃、春風綠”3種顔色,分別對應廣州白雲機場3座航站樓的外觀主色調。這一設計不僅讓關鍵航班信息一目了然,有效減少誤機風險,更將匆忙的旅途升華為從容而雅致的出行體驗。
數字憑證帶來全新出行習慣
紙質登機牌的持續升級,滿足了基於傳統的民航服務需求,而電子登機牌的普及則徹底改變了旅客的出行習慣。作為紙質憑證的數字化替代,電子登機牌是通過手機等電子設備展示的包含航班信息和核驗標識的電子憑證,其核心優勢在於實現了無紙化出行,既減少了資源消耗,又消除了旅客丟失登機憑證的煩惱。
從信息內容構成來看,電子登機牌與紙質版本並無明顯區別,但其更具動態性,通常包含旅客姓名、證件號、航班號、艙位等級、座位號、登機口、登機時間等核心信息,最關鍵的是其底部的二維碼或條形碼,這是安檢和登機環節的核驗對象。旅客可通過航企網站或App、航旅縱橫等多個平台辦理值機手續,選擇座位後即可生成電子登機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航班的網上值機開放時間略有差異,且當前電子登機牌主要支持國內航班,多數國際航班暫不提供相關服務。
在乘機全流程中,電子登機牌的使用貫穿安檢與登機兩大核心環節,為旅客提供“一碼通關”的便捷體驗。無托運行李旅客在抵達機場後,無須打印紙質憑證,直接憑購票時登記的身份證件和電子登機牌進入安檢通道,工作人員掃描二維碼完成信息核驗後即可通行。通過安檢後,旅客需留意電子登機牌上顯示的登機口信息,在規定時間內抵達登機口,並再次出示電子登機牌供工作人員掃描確認,從而完成登機流程。若有托運行李,旅客可先通過線上渠道生成電子登機牌,再到機場人工櫃檯或通過自助行李托運設備辦理托運手續,無須重復值機。這一舉措大幅縮短了旅客從抵達機場到登機的時間,尤其為晚到旅客和商務人士提供了便利。
使用電子登機牌雖然更加便捷,但仍要注意一些關鍵問題,以避免出行時受阻。首先是設備電量和憑證備份問題。手機沒電是電子登機牌使用過程中最常見的意外,建議旅客在出發前確保手機滿電,同時提前將電子登機牌截圖保存,或將其發送至自己的郵箱。部分機場的航企自助設備也支持補打紙質登機牌,可作為應急方案。其次是信息的時效性問題。航班機型變更、登機口調整等情況時有發生,旅客要實時關注電子登機牌更新情況,避免因信息滯後而誤機。再其次是隱私保護問題。登機牌上的二維碼包含旅客姓名、身份證號等敏感信息,不法分子可能會通過技術手段竊取,因此切勿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隨意曬出電子登機牌,同時應注意關閉手機App不必要的權限,防範個人信息泄露風險。
票根變門票登機牌成消費券
如今的紙質登機牌早已超越登機憑證的單一屬性,成為航企、機場與目的地文旅部門共同聯動為旅客送上的“福利通行證”。從景區門票減免到餐飲、住宿折扣,從購物優惠到貴賓服務升級,這些隱藏在登機牌背後的“福利”覆蓋了民航出行的多個場景。近日,多地機場和航企加大優惠力度,推出了一系列極具吸引力的活動,旅客只需妥善保管登機牌(含電子登機牌),即可“解鎖”額外出行驚喜。
景區門票優惠是目前較為常見的登機牌福利活動,尤其受到旅遊愛好者的青睐。這其中,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聯合溫州機場及各大航企在今年出台的“機票一站通,免費遊溫州”政策頗具代表性。旅客憑抵達溫州機場的有效登機牌(電子或紙質版本)及個人身份證件,7天(含當天)內可享受國有旅遊景區首道門票免費權益,涵蓋百丈漈、楠溪江、雁蕩山等知名景點。這種“航空+旅遊”的聯動模式不僅降低了旅客的出行成本,更助力目的地文旅經濟發展。如今,類似活動已在全國多地同步開展,旅客可多加留意。
在餐飲和購物領域,登機牌也為旅客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消費折扣。目前國內多數機場已與場內商戶開展合作,旅客憑當日登機牌可在指定餐廳享受優惠,在免稅店購物可獲贈積分或小樣,部分高端品牌還為商務艙旅客提供了專屬禮遇。這些優惠雖單次力度不大,但叠加起來能顯著減少旅客的出行開支。
針對高頻出行旅客,部分航企還推出了基於登機牌的服務升級類優惠。如乘坐國航系(國航、深航、山航、澳門航空)航班,旅客出示10天內有效登機牌(含電子登機牌)或鳳凰知音會員卡(含電子卡)均可享受隱棲堂酒店的禮遇。再如,今年12月31日前,乘坐東航/上航實際承運抵達四川省、重慶市所有航班的旅客,可憑本人登機牌及身份證件享受成都融創文旅城酒店群所有房型門市價或攜程價的八八折優惠。
要想高效獲取這些優惠,旅客需提前查詢活動信息,建議在出行前通過航企網站、App或微信公衆號查看各類優惠活動信息,並注意登機憑證的有效性。多數相關活動要求登機牌為“7天內有效”或“當日有效”,電子登機牌則需要保存完整的二維碼和行程信息。
從早期的手工填寫到如今的“數字憑證+福利載體”,登機牌的歷史變遷背後,折射出民航業從“運輸工具”向“服務生態”的進化。紙質登機牌的功能升級、電子登機牌的高效便捷以及相關優惠福利的持續叠加,共同為新時代民航出行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能。在民航業持續創新的浪潮中,這張小小的登機牌還將承載更多可能,見證更精彩的未來。
鏈接:機票與登機牌有何區別?
機票是旅客的購買憑證,相當於運輸合同。它證明旅客已付費購買了從A地到B地的航班座位,其核心信息包括航班行程、票價和票號,可作為財務報銷憑證。此外,如今多為電子客票,無需紙質憑證。而登機牌則是旅客的登機許可,相當於登機“鑰匙”。它在旅客選定座位、辦完值機手續後方可獲得,上面明確標注登機時間、登機口和座位號,並附有供安檢人員和登機口工作人員掃描的二維碼。
簡單來說,機票解決的是旅客“能否乘坐”的問題,登機牌解決的是旅客“如何登機”的問題。旅客可憑機票在值機櫃檯或線上換取登機牌,但絕不能僅憑機票直接通過安檢和登機。理解二者之間的區別,旅客的空中之旅會更加順暢。(中國民航報 記者張之涵)
新聞來源 :《中國民航報》
本文轉載自中國民航網,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