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技術與地緣動蕩中如何破局求存?
2025年10月17日
2025年,貨運代理行業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適應變化不僅有益,而且是生存的必要條件。當全球貿易在前所未有的動蕩中不斷演進之時,貨運代理公司發現自己正置身於一個由技術變革、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和不斷變化的客戶期望所包圍的環境中。那些在擁抱變革的同時能保持運營卓越的貨運代理公司,將在未來幾年變得更強大,並塑造全球貿易的未來。
在不確定中保持供應鏈的韌性
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已成為新常態,迫使貨運代理公司制定更為復雜的風險管理策略。DHL全球貨運(亞太區)首席執行官尼基·弗蘭克強調,DHL全球貨運的職責遠不止簡單的物流協調。“DHL全球貨運是企業在全球復雜環境中的戰略物流合作夥伴。在供應鏈復雜性和波動性已成為常態的時代,我們的角色需要帶來清晰度、增強韌性並實現靈活性。盡管存在不確定性,但全球貿易仍在持續增長,因此這一角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弗蘭克表示,波動性如今已成為一個預期因素,DHL全球貨運也相應地作出了規劃。從運費波動到運力限制,其策略側重於韌性、靈活性和前瞻性。
“我們首先從多元化入手。在過去幾個月里,我們的許多客戶都採用了‘中國+X’的策略,以實現其採購和生産範圍的多元化,並且我們正在幫助他們將策略付諸實踐。這有利於打造更具彈性和響應能力的多節點供應鏈。具體而言,我們瞄準了20個高增長國家,包括越南、印度和墨西哥,這些國家近年來的投資都在增加。”他說。
在德迅航空物流執行副總裁英格韋·魯德看來,緊張局勢和貿易政策的變化可能導致貨物運輸流向其他國家,但它們也可能帶來新的機遇,而這些機遇需要迅速增加運力和擴大資源規模。“我們會密切關注地緣政治動態,以盡量減少幹擾、降低成本,並確保即使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也能及時交付貨物”。
魯德補充道,德迅建立了一個可擴展、輕資産的網絡和門戶模式,以及使公司能夠迅速適應市場波動和不斷變化的貿易模式。他強調,其獨特的行業定位使該網絡能夠根據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進行靈活調整。該網絡包括30個門戶,與超過90個産地相連,每周有100個包機航班和35000噸商業運力提供支持。
2025年,航空貨運市場呈現出一種微妙的平衡狀態,即穩定的全球需求與突發且難以預測的幹擾之間的平衡。根據Flexport公司發布的《2025年8月航空貨運最新報告》,全球貨運量同比增長6%,總體運價保持穩定,這得益於全球運力增長5%。然而,這種穩定掩蓋了特定貿易航線的潛在波動。此外,地緣政治因素也增加了復雜性。
德迅積極適應市場變化,注意到越南已成為重要的增長市場,因此每周與旗下子公司阿佩克斯航空運營14個航班往返於越南與美國,以滿足因高科技、電子和半導體貨物運輸而産生的強勁航空貨運需求。這種戰略布局充分展示了具有前瞻性的貨運代理如何預見市場變化並相應地調配資源。
數字化重塑貨運代理行業
根據Aevean公司最新的電子商務數據,美國目前在中國的電子商務出口中所佔比例僅為15%(一年前的佔比為31%),而歐洲則成為主要受益者,匈牙利、比利時和英國的出口總量合計增加了超過53000噸。2025年5月~7月,歐洲前三大出口目的地的電子商務貨物增加量(與去年同期相比)相當於每天運營6架大型寬體貨機的運輸量。
在弗蘭克看來,電子商務在很多方面已經重塑了航空貨運業。它不僅關乎速度,還涉及精準度、個性化和可靠性,而且這一趨勢還在不斷發展。“最近,我們看到電子商務總量增速有所放緩,尤其是來自歐洲和中東的出口。不過,高價值商品、制藥和科技等特殊貨物運輸量仍在增長,這也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在亞洲,我們看到亞洲內部航線的需求十分旺盛,這是由供應鏈向東南亞轉移所推動的。這是一個巨大的機遇,我們正在增加自身運力以搶抓機遇。”弗蘭克說,“與此同時,飛往和途經中東的航班已恢復運營,但由於空域限制,飛行時間變長,從而影響了載貨量。這些都是我們每天幫助客戶應對的運營中的實際情況。”
重塑貨運代理行業的最深刻變革是數字化的不斷推進。Logistaas公司專注於為貨運代理公司提供基於雲的運輸管理系統,其首席執行官卡里姆·納烏里認為,數字化是貨運代理行業面臨的最大運營挑戰。貨運代理公司協調包括托運人、卡車司機、港口或機場、海關當局、承運人、倉庫運營商和收貨人在內的各方之間的貨物運輸。這些利益相關方中的大多數都在對其流程進行數字化改造,貨運代理公司通過與利益相關方建立電子數據交換(EDI)連接或使用其接口,有望跟上這些變革。
“貨運代理公司要麽投資具備適當整合功能的新技術,要麽雇用額外的員工來完成新增加的手工工作。”納烏里說,“在新技術的驅動下,由於競爭加劇和價格透明度提高,貨運代理公司的毛利潤率正在下降。因此,這是成本與收益的微妙平衡。”
人工智能(AI)、物聯網和區塊鏈技術的融合正成為新的標準。納烏里設想,未來AI代理能夠自主管理整個貨運流程。他說,貨運代理公司可能給AI代理發出如下指令——“我有一個40英尺的集裝箱,兩周內要從中國上海運到阿聯酋傑貝阿里港。請執行以下操作:查詢A、B、C、D承運人的費率和運輸時間,並向運費最低且運輸時間少於20天的承運人訂艙;然後,向獲批準的運輸公司提出卡車運輸請求,將集裝箱從發貨人處運至裝貨港,確保不要錯過港口的截止日期;接著,讀取發貨人的裝箱單和發票,確保數據正確且合規,並將其傳達給當地海關和港口當局;跟蹤貨物運輸情況,與各方保持聯繫,如果有任何問題請告知我。”
技術整合帶來透明度革命
實時追蹤、預測分析和自動化工具可為供應鏈運營提供前所未有的可見性,其不僅簡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透明度,還增強了決策能力。先進的貨物透明度解決方案如Logistaas與Wakeo的整合,提供了實時信息,其準確性往往超過承運商提供的數據。
Wakeo會整合多個來源的數據,如承運商、衛星、港口、機場和其他來源,並使用其專有的機器學習算法得出貨物預計到達時間,這些時間往往比承運商提供的數據更準確。“我們還會在預計到達時間發生變化時向用戶及其客戶發出警報。”納烏里舉例說,“最近,一艘船在秘魯卡亞俄/利馬港附近丟失了50多個集裝箱,導致該港口周圍出現混亂。我們一些客戶的貨物就在那艘船上,他們收到了可能卷入事故的通知。”
競爭格局日益聚焦於平台的差異化。魯德說,德迅旗下數字化物流管理平台myKN的與衆不同之處在於,它注重直觀的用戶體驗、全面的實時監控和供應鏈流程間的無縫整合。與許多僅提供基本貨物追蹤服務的平台不同,myKN為客戶提供高級分析、預測性見解和便捷的預訂功能,從而支持更明智的決策以及對不斷變化需求的更快響應。
德迅正在投資風險預測和緩解工具,這些工具利用大量數據作出基於數據的關於客戶最佳運輸解決方案的決策。“通過將豐富的市場專業知識與透明的溝通相結合,我們為客戶提供可見性和信心,確保無論市場情況如何,物流運營都能保持穩健和響應迅速。”魯德說。
DHL全球貨運建立的新一代貨運管理平台myDHLi,可為客戶提供實時的可見性、預測分析和對貨物運輸的控制權,這對於應對運力或費率的突然變化至關重要。弗蘭克解釋說,今年7月,亞洲至歐洲航線和中東至亞洲航線的運力有所增加,但亞洲內部航線和亞洲至北美航線的運力大幅減少。這些變動可能在一夜之間打亂計劃,並凸顯了準確數據的重要性。
“我們還提供涵蓋空運、海運、鐵路和公路的多式聯運解決方案,因此客戶可以迅速調整策略。當腹艙運力緊張時,我們會考慮使用貨機運力。當運費飙升時,我們會探索多式聯運模式。”弗蘭克說。
在弗蘭克看來,我們正從一個以線性、成本優化為導向的供應鏈世界,轉向一個具有多節點、風險平衡和數字化特征的體系。“地緣政治是一個重要因素。盡管存在諸多幹擾因素,但全球貿易仍在增長,只是增長方式有所不同。貿易在各種幹擾中仍能找到出路,我們看到亞洲的印度、越南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正在崛起成為新的貿易大國。從長遠來看,能夠蓬勃發展的企業將是那些能夠靈活應對變化的企業”。(中國民航報 沈騰編譯)
新聞來源 :《中國民航報》
本文轉載自中國民航網,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