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趨勢來臨?韓國低成本航司紛紛進軍長途航線市場
2025年07月04日
據《朝鮮日報》報道,自7月15日開始,德威航空(T’way Air)將成為韓國首家運營加拿大溫哥華定期航線的低成本航空公司(LCC),航程約10小時。另一家近期更名為Parata Air的廉價航司江原航空(Fly Gangwon),正準備下半年恢復運營,它計劃最早於明年開辟洛杉磯等北美航線。目前江原航空已租賃一架可執飛跨太平洋航線的空客A330客機,彰顯了其進軍長途市場的意圖。
韓國的其他LCC也紛紛轉向長途市場。普萊米婭航空(Air Premia)本月晚些時候計劃開通夏威夷檀香山航線,而釜山航空去年10月已開始運營巴厘島航線。
在多年深耕短途航線後,韓國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正憑借引進的大型客機和積累多年的運營經驗,謀劃開通更長的航線,向歷來由全服務航空公司(FSC)主導的中長途市場擴張。對旅客而言,這種轉變意味著能以更實惠的價格前往歐美等目的地,並享受FSC與LCC競爭加劇帶來的更多選擇。追求性價比的首次出行者、新婚夫婦及預算敏感的年輕旅客,正推動廉價航空長途旅行的需求增長。
此前韓國廉航主要運營國內航線及日本、東南亞和中國等3-4小時航程的短途國際航線。在航空業內,4小時內為短途,4-8小時為中途,8小時以上屬長途航線。日本、中國香港等目的地屬短途,中亞、新加坡屬中途,歐美則屬長途市場。
這並非韓國廉航首次涉足長途市場。2022年12月,德威航空就開通了仁川-悉尼航線,去年,它又相繼開通了飛往克羅地亞薩格勒布和意大利羅馬的航程在10-13小時的歐洲新航線。
轉型中長途航線的核心動因在於盈利。中日等傳統短途市場已趨飽和且陷入價格戰,使得航空公司賺錢變得越來越難。而長途航線基礎票價更高,創收潛力更大。尤其是北美航線,有穩定的韓國僑民客源需求,為航空公司提供了預測性和穩健性更高的收入來源。
大韓航空與韓亞航空的合並進程更為廉航擴張創造了機遇——為緩解壟斷擔憂,這兩家航司之前持有的一些航權與機場起降時刻被重新分配,使得運營中大型飛機的普萊米婭航空和德威航空等航司得以開辟歐美這些新的中長途航線。
旅客對新增的平價歐美等長途航線選擇反響熱烈。截至7月1日,以8月1-9日韓國-巴黎往返航班為例,德威航空票價在161萬韓元(約1170美元),較韓亞航空的227萬韓元(約1650美元)約便宜66萬韓元(480美元)。
但廉航在提升服務品質以改善乘客認知方面仍面臨挑戰。雖然機票價格可能較低,但許多LCC提供的機上服務極少。除瓶裝水外,飲料、毛毯、拖鞋、牙刷等用品通常均需付費。FSC普遍提供的機上娛樂服務(如通過座椅顯示屏提供的電影、音樂和遊戲服務),LCC往往並不提供,它們通常鼓勵乘客使用個人設備。
隨著LCC現在也進軍長途航線,行業觀察人士警告,簡陋的機上服務可能會導致糟糕的旅客體驗,從而最終削弱低成本長途旅行的吸引力。
新聞來源 :民航資源網 作者 :Louis
本文轉載自民航資源網,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