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飛機突遇劇烈顛簸?你需要知道的5個關鍵知識
2025年07月01日
2025年6月25日晚,吉祥航空HO1887(上海-深圳)航班在萬米高空巡航時,飛機突發顛簸。多位乘客回憶,在短暫的普通顛簸後,有約3秒的明顯下墜感,導致未固定的餐盒、手機等物品飛起。約10秒後,顛簸停止。
事發後,吉祥航空工作人員回應記者:確認是晴空顛簸,持續約10秒。機組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妥善處置了客艙狀況,航班於當晚20:47安全降落,事件中無人員受傷。航班落地後,機組也對受影響旅客進行了安撫。
劃重點:這次事件的主角,叫做晴空顛簸(Clear Air Turbulence,CAT)。
為什麽叫晴空?
因為它與大家普遍認知中的顛簸不同,不是由肉眼可見的雷暴雲或惡劣天氣引起,而是潛伏在萬里無雲的晴空,尤其多發於高空巡航階段。
為什麽會發生?
飛機顛簸是由大氣中的亂流引起的。根據亂流的成因可以分為動力湍流、熱力湍流、晴空亂流等。晴空亂流正是導致高空飛行“晴空顛簸”的關鍵因素。
簡單說,不同區域的氣流速度和方向存在差異,當飛機穿過這些氣流交匯的區域時,就會産生顛簸。想象一下:即使人在地面,風向風速突然劇烈變化,或是船劃過水流交匯處的晃動場景。
此外,夏季也是晴空顛簸的高發期。暖季熱對流增強,大氣垂直運動活躍,加劇高空急流不穩定。
為什麽神出鬼沒?
晴空顛簸通常不易被察覺,這得怪它的隱身技能。
幹得雷達都看不見:飛機上的氣象雷達主要依靠探測空氣中的水汽顆粒來識別顛簸區域。高空急流通常不含水汽,所以機載雷達無法探測到伴隨急流生成的晴空顛簸,而氣象預報也只能粗略推測晴空顛簸可能發生的區域。
危險嗎?
統計數據顯示,飛機在飛行途中遭遇晴空顛簸較為常見,絕大多數情況屬於輕度到中度,飛機本身的設計強度足以應對。但即使是輕度顛簸,如果乘客未繫安全帶,也可能因突如其來的晃動而導致摔倒或碰撞受傷。所以真正需要關注的是:是否繫好了安全帶。
遭遇顛簸怎麽辦?
安全帶!安全帶!安全帶!(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這次事件和全球航空安全數據都指向同一個關鍵點:安全帶是應對顛簸最簡單有效的法寶。
作為乘客,我們能做的:
•養成習慣:全程繫好安全帶。全程!登機坐定,先繫安全帶。起身活動後,坐下第一件事也是繫安全帶。
•關注提醒:仔細聽安全演示和機組廣播,尤其在預報可能有顛簸時。
•穩住心態別慌張:如果突遇顛簸,立即停止活動,就近坐下繫好安全帶。如果正在過道,立即蹲下降低重心,雙手抓住就近座椅的金屬腳架。在洗手間,抓好扶手。相信訓練有素的機組能妥善處理。
晴空顛簸是大氣運動的自然現象,雖然難以預測,但並不可怕,現代航空通過機體設計、機組訓練與乘客協作已形成系統防護。作為乘客的我們,了解它,正確應對它(核心就是:繫好安全帶!),就能將它帶來的幹擾降到最低。
祝大家起落安妥、旅途愉快!
新聞來源 :民航資源網
本文轉載自民航資源網,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