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AF助力航空業綠色轉型 巨大挑戰需克服

2025年06月25日

電可持續航空燃料(electro-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 e-SAF)有望大幅降低航空業碳排放,但高昂成本、對可再生能源的巨量需求以及可否減少航班需求等問題,都使其大規模應用面臨巨大挑戰。

航空業急需大幅減排。據氣候專家介紹,植物基可持續航空燃料(SAF) 雖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解決方案,但對土地利用和森林砍伐的影響也引發了廣泛擔憂。因此,由二氧化碳和綠色氫氣制成的電可持續航空燃料(e-SAF)應運而生,並被視為潛在的突破性技術。目前,英國的OXCCU和美國的Twelve等公司正引領電可持續航空燃料的研發,並已獲得美國聯合航空公司、沙特阿美和意大利埃尼等多家航空公司和能源巨頭的支持。

與傳統航空燃料相比,電可持續航空燃料可降低高達90%的碳排放量,且無需依賴如廢食用油或棕榈油等有爭議的農業原料。二氧化碳和氫氣作為其原材料,理論上是取之不盡的,顯示電可持續航空燃料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

電可持續航空燃料廣泛應用困難重重

然而,電可持續航空燃料的廣泛應用仍面臨巨大的挑戰。比如,綠色氫氣的生産需要消耗大量的可再生能源,引發了關於能源資源分配的爭議。有批評者認為,過度關注電可持續航空燃料,會分散業界對更有效減排策略的注意力,也就是減少航班數量。英國非政府組織Possible就呼籲通過征收常旅客稅和發展鐵路運輸等措施,來限制航班數量。

但是,減少飛行次數的政策在政治上難以推行,也會給旅客帶來不便。相關調查顯示,約四分之一的旅客航空出行的目的在於探親訪友,而全球95%的航班飛行距離超過500公里。這都使得航空出行難以其他交通方式來替代。

此外,電可持續航空燃料的經濟可行性也存在問題,高昂的生産成本對其大規模應用形成了制約。由於航空公司普遍傾向於簽訂為期一年的短期合同,因此生産商多不願為擴大産能而進行長期投資。據了解,歐盟和英國目前已強制要求航空業逐步提高電可持續航空燃料的使用比例(英國為至2028年達0.2%,歐盟為至2030年達0.7%),然而這些政策的有效性,取決於嚴格的執行和明確的處罰機制。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已呼籲政府將化石燃料補貼轉向可再生能源,並制定確保電可持續航空燃料能夠獲取充足清潔能源供給的政策。

電可持續航空燃料等創新技術的突破,或可助力航空業及時實現減排目標。然而,電可持續航空燃料的成功應用,還取決於其能否克服高昂生産成本、獲取長期穩定投資、解決能源資源分配等挑戰,以及是否可在環境保護、經濟發展和政策制定之間取得平衡。 有效應對這些挑戰,電可持續航空燃料才能真正成為航空業綠色轉型的關鍵。(鍾韻/ 採訪報道)

 

新聞來源 :TTG China

本文轉載自TTG China,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