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機莫任性 各國下重拳整治“機鬧”

2023年09月18日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近日發布的《2023年6月航空客運市場分析》,今年上半年,全球航空業客運總量同比增長47.2%。航空業復甦的消息令人欣慰,但IATA發布的另一份報告卻顯示,各國“機鬧”事件也呈多發態勢。2022年,平均每568個航班有一起旅客不當行為事件報告,而2021年這一數字是835個。

“機鬧”種類多樣,最常見的有吸煙、未繫安全帶、超出隨身行李限額或未按規定存放行李、在飛機上飲用自帶酒精飲料、罵人和醉酒。值得注意的是,鬥毆事件雖然很少發生,但與2021年相比增長了61%,每17200個航班就會發生一次。愈演愈烈的侵犯行為甚至包括威脅殺人事件,必須予以杜絕。

IATA副總幹事康拉德·克利福德指出:“‘機鬧’事件呈上升態勢令人擔憂,旅客和機組人員有權在機上享受安全無憂的出行體驗。為此,旅客必須遵守機組人員的指示。雖然我們的機組人員訓練有素,可以對旅客不守規矩的情況作出反應,但仍有少數旅客不聽勸阻。這種罔顧航空安全的行為令人無法接受,必須無條件聽從機組人員的指示。”

堵住法律漏洞

2019年~2022年,英國的“機鬧”事件數量增長了3倍,共報告新增事件1028起。英國民用航空管理局(CAA)相關負責人表示,旅客的破壞性行為包括針對機組人員和其他旅客進行大規模鬥毆、性侵犯、公開猥亵和辱罵。2018年~2022年,美國旅客不守規矩事件數量增長了500%,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共調查了800多起相關事件。

由於民航客機是一種空中公共交通工具,任何“機鬧”行為都可能給飛行安全帶來隱患,無論旅客出於故意還是過失,均有可能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須採取有效措施預防和遏制“機鬧”事件的發生,保障民航飛行安全,為行業發展掃清障礙。IATA認為,重要的是政府和航空公司必須擁有法律權力,能夠使用法律的武器懲治那些刁蠻的旅客。

2014年3月26日~4月4日,國際民航組織(ICAO)在其位於加拿大蒙特利爾的總部召開國際航空法會議,審議並修訂《關於在航空器內的犯罪和犯有某些其他行為公約》(1963年《東京公約》),形成了《關於修訂〈關於在航空器內的犯罪和犯有某些其他行為的公約〉的議定書》(簡稱2014年《蒙特利爾議定書》)。

航空器降落地國管轄權是國際民航安保公約中的重要一環,2014年《蒙特利爾議定書》確認了這一權力的重要性,通過賦予航空器降落地國和經營人所在國對機上犯下的罪行和行為行使司法管轄的權力,對機上安保員提供了法律保障,以此加強對旅客不守規則行為的威懾,對於預防和處理機上的非法行為具有重要意義。

2014年《蒙特利爾議定書》於2020年1月1日生效。截至今年6月,45個國家(佔國際客運量的33%)批準了該議定書。IATA相關負責人表示:“批準速度正在加快,而且有很多國家即將完成審批。”英國交通部稱,英國雖尚未批準2014年《蒙特利爾議定書》,但其中許多條款已經包含在其現行立法中。英國政府正在考慮出台一項新法案,該法案將禁止有“機鬧”前科的人再次乘坐飛機。

懲治手段升級

2022年,為保護機組人員、安檢人員和旅客,美國民主黨參議員傑克·里德與共和黨衆議員布萊恩·菲茨帕特里克曾聯合提出《防止虐待旅客法案》,禁止曾經“機鬧”或涉嫌恐怖主義活動的旅客乘坐商業航班。該法案雖未在美國國會獲得通過,但得到了包括美國運輸工人聯盟(TWU)在內的勞工組織的廣泛支持。

2017年,印度編制了全國禁飛旅客黑名單,基於3種無理取鬧行為禁止旅客乘機,包括言語粗鄙不遜乃至性騷擾、破壞飛機及謀殺攻擊行為。根據違規情節嚴重性,旅客可能被禁止乘機3個月至無限期遭禁。這份名單由印度民航總局(DGCA)負責編制,提供給航空公司作為參考,以依照禁飛時間禁止黑名單上所列旅客乘機,或實行較短的適當禁飛期。自2020年至今,149名旅客被列入禁飛名單。一些航空公司還因未報告事件或一般安全漏洞而遭到印度民航總局的批評。

IATA對外事務主管助理蒂姆·科爾漢表示,雖然許多航空公司都有旅客黑名單,起到了一定的威懾作用,但是數據保護法使得航空公司難以共享信息,而個別禁令可以通過改名和更換護照進行規避。“共享數據面臨挑戰,就目前而言,將我們的努力集中在其他方面更有益處”。

各國正在通過制定法規和相關措施治理“機鬧”。法國已將民事和行政處罰的範圍擴大到航班上的騷亂事件,以更有效地處理不太嚴重的違規行為,其他一些國家也考慮採取類似措施。美國則採取了零容忍態度,對機組人員或其他旅客受到威脅或攻擊的違法行為採取行動。2022年,美國開出了約840萬美元的罰單,最嚴重的案件將被移交給美國聯邦調查局(FBI)進行刑事起訴。為防止幹擾機組人員,美國衆議院出台了《聯邦航空管理局重新授權法案》草案,其中包括成立一個由多個利益相關方組成的特別工作組,向美國運輸部部長報告不守規矩旅客問題制定標準和最佳做法。

狠抓源頭治理

為旅客打好預防針,杜絕“機鬧”事件發生是最佳選擇。世界各國的民航監管部門和利益相關方均有合作和宣傳活動的實例。例如,在英國,“One Too Many”項目由免稅公司、警方、餐廳、酒吧和機場共同參與,共同開展宣傳活動。機場在店鋪、餐廳等處的電子顯示屏上展示警示海報,同時也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宣傳信息,提醒旅客注意不要進行破壞行為。根據規定,擾亂秩序的旅客可能面臨監禁或高額罰款,最高可達8萬英鎊。作為這項活動的一部分,機場免稅店將酒裝入密封袋中,袋上印有建議顧客在到達目的地之前不要打開的字樣。

IATA負責客艙安全的高級經理喬納森·賈斯珀表示:“愛爾蘭航空管理局(IAA)也有類似做法,挪威和其他國家也做了很多工作。令人鼓舞的是,所有利益相關方都在為遏制‘機鬧’事件發生而通力合作。”

除此之外,及時分享案例、完善管理手冊和加強培訓也很重要。除了再次呼籲採取行動,2022年,IATA發布了“不文明旅客事件管理指南”,旨在幫助航空公司和機場管理不文明旅客事件,減少其對航空運輸的負面影響。指南中包括處理罰款和索賠的最佳實踐,優化管理流程和程序,促進航空公司、機場與酒吧合作並進行信息共享,制定限制醉酒和不守規矩行為的策略和措施,以及加強旅客教育等,為政府提供了彌補管轄權不足的實用解決方案。

受新冠疫情影響,加強從業人員培訓變得日益重要。賈斯珀說:“很多新入職的機組人員不具備處理某些事件的經驗或技能。即使是經驗豐富的機組人員,也可能由於疫情防控期間飛行時間減少而降低了相關技能水平。我們一直在對培訓內容進行重新評估,以便讓所有機組人員都能掌握必備技能,從而處理突發事件。”

延伸閱讀

文明飛行 事關你我

2021年,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發布了對旅客不守規矩行為的零容忍政策,旅客違規行為可能導致刑事起訴和最高3.5萬美元的罰款,而不是受到警告或參加心理咨詢。航空公司也可以禁止擾亂秩序的旅客今後乘坐他們的航班。雖然有關不守規矩旅客的報告數量已從2021年的峰值逐年下降,但FAA採取執法行動的案件有增無減。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阿靈頓分校心理學教授賈里德·肯沃西表示,不僅是在飛機上,憤怒的旅客在地面上對民航工作人員大喊大叫甚至大打出手的視頻也在社交媒體上像野火一樣蔓延。

他認為在過去幾年,人們似乎更容易接受憤怒和好鬥的行為,這可能是由於見多了此類視頻,産生了司空見慣的感覺。經濟衰退、高昂的出行成本以及新冠疫情造成的創傷後應激反應等種種因素叠加,讓旅客變得更加易怒。

肯沃西說,如果不加大懲治力度,讓大家知曉發生“機鬧”會給當事人帶來什麽樣的嚴重後果,或者改變媒體傳播風向,使憤怒情緒不再為社會所接受,那麽“機鬧”事件很可能繼續發生。“機上環境擁擠、嘈雜,有時還有異味,人們更容易失控,這些都是已知的攻擊性預測因素”。

有資深常旅客為大家出行提出建議:一是盡量安排充裕的轉機時間,以避免不可抗因素導致飛機延誤而産生暴躁情緒。二是如果有不守規矩的旅客進行挑釁,請始終保持冷靜和禮貌,以避免局勢升級,及時向機組人員求助。值得注意的是,找到機組人員應先把事情講清楚,再回到座位進行處理,這比直接按下呼叫按鈕更為妥當。三是如果有旅客明顯醉酒,請告知空乘人員。四是隨身攜帶耳塞,以減少噪聲對自己的影響。

即使“機鬧”事件是小概率事件,空中發飙的旅客並不常見,但仍然會影響人們對民航業發展的預期。確保相關法律法規科學銜接、系統協調,切實加大對機上違法犯罪行為的懲治力度,保障航空運輸安全運行需要全行業共同努力,更離不開旅客對機上秩序的自覺維護。懲處只是手段,維護好民航安全秩序,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民航新發展格局才是目的。(《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本報特約撰稿人董晨晨)

 

新聞來源 :《中國民航報》

本文轉載自《中國民航報》,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