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航空業或迎來創新型航企

2019年07月16日

       2019年是澳門回歸20周年。20年間,土地面積僅為32.8平方公裏的澳門,卻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2018年本地生産總值達到了4403億澳門元,全年吸引到3580萬人來澳旅遊、消費。

       然而,因地域狹小,澳門是典型的外向型經濟,經濟增長主要由博彩及相關産業拉動,經濟結構單一且規模有限。從全球成功經驗來看,世界上土地等自然禀賦不高或由單一資源轉型的城市,如新加坡、迪拜、多哈等,無一不是由覆蓋全球的發達航空網絡和航空産業作為支撐而聯通世界。

       澳門本身地理位置優勢明顯,對內輻射粵西和泛珠三角、對外輻射東南亞“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在良好的區位地理優勢之下,完善的交通體系非常關鍵,航空業的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但據統計,2016至2018年年度空運入境旅客占總旅客比例分別為7.8%、8.4%、9.2%——通過澳門空港進入澳門的旅客比例明顯較低。各方數據表明,無論是航線網絡佈局,還是市場開發、産品創新(包括機型選擇和座艙佈局),或是與本地優勢産業的聯動上,澳門的航空業均需要繼續發力。

       國家的十二五、十三五規劃及今年初發佈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都曾指出,澳門要打造成世界旅遊休閑中心,建設成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航空之于旅遊、旅遊之于澳門,都具有無可比擬的重要性。高速增長的澳門旅遊業和大灣區的協同發展,給澳門本地航空業的再次高質量騰飛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新的航空公司要打造實現差異化品牌形象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要在粵港澳大灣區建立國際級的機場群,五大機場要互相錯位發展,互利互補。澳門機場作為澳門特區的重要門戶和形象,必須進一步開放市場、開放航線,引入競爭,強化澳門航空業在大灣區的競爭力。

       目前,成立于1994年的澳門航空是澳門唯一一家基地航空公司,目前航點僅26個,其中內地城市17個、臺灣2個(臺北、高雄)、泰國1個(曼谷)、越南2個(岘港、河內)、韓國1個(首爾)、日本3個(東京、大坂和福岡)。澳門民航局今年1月宣布,澳門航空25年專營合同期在2020年底期滿後,將不再享有獨家專營權。令市場期待的“天空開放”即將到來,這時我們應該思考的是,澳門需要什麽樣的新銳航空公司?什麽樣的航空公司才能進一步助推澳門的經濟發展?

       對于澳門來說,新成立的航空公司,不能僅是新增一家航空承運人,其更應成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的又一支重要力量,與澳門的經濟發展戰略高度一致,主動搭建起澳門旅遊服務業全要素之間的“空中橋樑”。筆者認為,具體有以下幾點:

       第一,開通更多定期航線或包機航線,尤其是與香港(以中遠途國際航線為主)、珠海(以中國內地城市間航線為主)等臨近空港進行差異化的航線拓展。比如,前期可以重點關注東南亞、日韓等旅遊航線,為澳門、甚至整個粵港澳大灣區民衆提供更多旅行目的地之選擇;並藉助內地與澳門之間口岸越來越便捷的通關方式,與珠海、香港聯動,打通地面交通渠道,實施無縫連接,間接服務于中國內地的更多遊客。

       第二,提供更加優質的機上服務。包括優選更加安全、高效的新型民航客機,合理佈局客艙的頭等艙、商務艙、高端經濟艙及普通經濟艙,為旅客提供更多差異化的乘機選擇;結合澳門本地特色,推行普通話、英文和粵語並行的機上廣播詞,以及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物美價廉的機上免稅品銷售服務等。

       第三,與澳門本地旅遊業、文化産業、體育産業和娛樂産業等深度結合,為來澳旅客提供一體化的引導和服務。例如,主動推介澳門不同時期的“美食節”、“文化藝術展”、“旅遊節”以及國際級的文藝演出、展會、體育賽事,或可與上述活動的主辦方合作,直接為旅客提供票務和地面交通服務。同時,在旅客允許的情況下,做有必要的調研、記錄和統計,通過後續的數據分析,反推航空公司制定更加符合客戶需求的落地産品。

       第四,更加關注本地社區建設。例如,為澳門本地青年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培訓機會、創新機會,在提供就業的同時培養本地專業化高素質人才;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航空旅遊産品和積分兌換服務,與澳門特色的博彩或旅遊項目深度結合,創造更多稅收;以及積極與澳門甚至粵港澳其他地區的民間組織聯繫,提供定制化的團隊出行服務等。

       總之,澳門的新基地航空公司,有必要將定期航班與旅遊包機相結合、將航空服務與澳門本地特色及發展需求相結合,在為旅客提供一站式旅遊休閒服務的同時,為澳門經濟發展助力。

       新的航空公司要緊抓住數字化機遇

       7月5日,廣東省發布《關于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分“三步走”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到2035年,形成以創新為主要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上述文件還提出,要推動“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打造創新要素流動暢通、科技設施聯通、創新鏈條融通的跨境合作平臺。

       巧合的是,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局長文绮華近日在接受採訪時也提到,如今澳門旅遊除了擁有“多元化、休閑、美食”等關鍵詞以外,“創意”將是接下來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顯然,粵港澳作為中國當前最具創新活力的領域之一,正釋放出磅礴的發展動能。而澳門,在這條科技創新走廊上,也將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在技術創新、産業融合、政策助力的新形勢下,原先圍繞基礎設施建設和按照標准操作程序提供服務的航空運輸業,正迎來新的機遇期,換句話說,在當前的政治、經濟、科技等條件下孕育和發展起來的航空公司,從一開始就應當帶著“數字化”和“科技創新”的基因——對于粵港澳大灣區的航空企業來說尤為如此。

       隨著5G時代來臨,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成為大趨勢,手握大量數據的傳統航空公司迎來變革的機會:數據對航空流程的再造、數據挖掘産生的價值,值得每一個航空公司重視,也為航空公司的創新服務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首先,新技術的到來使乘坐飛機的便利性大大提升,旅客的預訂和出行更加便捷——現在,一部智能手機+幾個常用的旅行APP就可以搞定從購票到前往機場、值機、安檢、登機、購買機上附加産品或服務、離開機場轉乘地面交通、酒店入住等所有環節。

       鑒于此,新時期的航空公司,有必要打造一個以客戶為基准的産品和解決方案,將所有合作商整合到一個平臺,使用戶免于切換:將每一個旅客ID與其背後吃、住、行、遊、購、娛等所有的商旅路徑聯系起來,最後進行統一結算,商旅人士只要憑借任何一個預訂號碼,比如出租車預訂號、酒店預訂號,就可以開始一段完整的旅程。

       其次,新的科技環境下,航空公司高質量的服務不再是唯一目標,航空公司應該思考,旅客真正需要的是什麽,而不是因循守舊,提供只是看起來“很好”的服務——數字化的目的就是從宏觀和微觀上提高效率,對繁忙的商務人士來說,航空公司必須預測其消費需求並為其節約時間。航空公司可以通過分析旅客飛行曆史數據,構建用戶畫像,了解用戶偏好,或通過預訂系統提前掌握旅客到達目的地後的地面交通、酒店入住等需求,在航空運輸開始之前或之中,向旅客推薦對應的個性化旅遊産品和方案,讓旅客從“無從選擇”或“選擇困難”,邁向“精准獲取”時代。

       第三,利用大數據實現産業聯動。上文提到,澳門的新航空公司應當更加關注地區經濟發展,融合旅遊服務全要素。航空業每天産生無數的數據,利用這些數據,航空公司可以通過精准的計算,與相關産業逐步打通數據接口,優化産品和服務,提高旅客的滿意度,構建起流暢的産業聯動閉環,與相關産業協同發展。

       總而言之,在澳門的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過程中,航空業應發揮更為積極的服務引導性作用。未來,隨著澳門國際機場有序擴建、澳門“國際旅遊休閒中心”定位日趨完善、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高速發展的步伐,澳門航空業將迎來融差異化、數字化為一體的,與澳門經濟緊密結合的創新型航空公司——無論旅客從世界的哪一個角落登上飛機,他擁有的不只是一張到達澳門的電子客票,而是整個澳門,甚至整個粵港澳大灣區。

 

       新聞來源:民航資源網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