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樞紐建設中,機場可以做什麼?

2015年08月04日

打造航空樞紐已成為當前國內民航加快發展的熱門話題,無論航空公司,還是機場,都致力於樞紐的選擇和建設,特別在地方機場的發展規劃中,也都紛紛提出打造樞紐機場的概念。那麼,在航空樞紐建設中,航空公司、機場究竟誰是主導?樞紐打造中,機場能做什麼?筆者從機場的角度,簡單談一點自己的粗淺認識和理解。

樞紐是美國20世紀70年代航空管制放鬆後出現並新興發展的一種航空發展模式。航空公司通過採用中軸輻射航線運行模式,進一步集中客源、優化結構、互補資源,從而形成了航空公司業務量的快速增長以及運輸市場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在航空公司發展的同時,由航空公司樞紐戰略佈局而選擇的樞紐機場也應運而生。同時,由於處於樞紐所在的關鍵位置,機場也獲得了吸引更多航空公司飛行中轉的機會,在增加機場客貨流量的同時,機場的主營航空業務和非航營業收入也呈現出了快速增長的趨勢。樞紐建設的先驅達美航空,20世紀80年代曾借助樞紐運行模式,不僅為達美航空公司的運輸量增加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使其被評為"世界最受尊敬的航空公司",也使其核心樞紐——亞特蘭大機場——一舉成為了世界年旅客吞吐量位居第一的機場。同時,亞特蘭大這座僅在全美人口排名36,經濟並不特別發達的城市,也因世界最大航空樞紐的建立而呈現出了跨越式的發展。

因此,可以理解,航空樞紐的建設,主導是航空公司,而機場,既是樞紐網路建設中的重要節點和支撐平臺,也是航空樞紐建設中另一個重要的"獲利方"。所謂的樞紐機場的選擇,與其說是機場自身定位選擇以及硬體、軟體投入和建設的過程,更不如說是一個搭建平臺、築巢引鳳,吸引航空公司選擇並共同打造的過程。那麼,機場如何發揮優勢、主動配合,共同做好航空樞紐的打造呢?

一是樹立正確的自身定位。航空樞紐建設中,航空公司是主導,如果拋棄或脫離航空公司去規劃自身的樞紐機場建設,將會導致機場建設的盲目重複投資以及航空市場的無序混亂。因此,機場首先應該轉變觀念,確立以航空公司為核心的戰略地位,以最大限度滿足航空公司運營需求為出發點,從戰略規劃層面加強與航空公司協作關係。要積極主動尋求航空公司對樞紐機場建設的要求和意見,從機場平面規劃、功能佈局、運行流程、基礎設施等方面,以最大限度地滿足航空公司運營需求為出發點,謀篇佈局,從而調動起航空公司運營管理的能動性、市場拓展的主動性以及樞紐建設的積極性。

二是做好中轉設備設施建設工作。樞紐的核心是中轉,機場的中轉能力也是評判一個其樞紐功能的關鍵。要實現快速、便捷、準確的中轉目標,機場就必須具備完備的中轉設施,包括足夠數量且設計合理的候機室、跑道、登機橋、中轉通道,以及先進的航班資訊系統和相關配套服務等。硬體設備設施的建設,除了機場自身的投入外,世界上一些成熟樞紐機場的經驗也值得借鑒。比如,一些機場採用將航站樓、停機坪交給航空公司自主經營和管理的模式,航空公司可以根據自身樞紐建設的實際需求來進行流程設計、投資設備設施,這樣不僅可以減少機場的硬體投入,也使航空公司設備設施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同時,機場也從與航空公司競爭的關係中脫離,轉為業主身份,實現從直接經營者向管理者身份的轉變,可以為航空公司搭建更為公平、優質的公共平臺。

三是提高機場運營管理水準。由點對點的運輸保障轉變為樞紐保障,除了設備設施的升級改造外,更重要的是機場運行管理水準的提。這包括中轉流程的設計、中轉服務的對接、中轉保障過程中各類情況的處置等,這些都需要在流程設計、保障能力、人員素質等方面下功夫。為此,一方面,機場可以借鑒國際成熟樞紐機場成功的運行經驗,並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優化完善,制訂適合本場實際情況的樞紐保障運行的各類方案;另一方面,機場要進一步加強與航空公司的協作,始終圍繞、滿足航空公司樞紐建設的需求,從運行流程、管理方法、人員培訓等方面做好對接和管理工作。

四是吸引更多的航空公司入駐。機場的客貨流量需要航空公司來聚集,而吸引足夠多的航空公司駐場或者吸引更多的基地航空也是構建樞紐的最佳方式。特別是當基地航空業務量達到50%以上時,會呈現航空運力充足、航班波結構合理的良好態勢,也更有利於樞紐機場的打造和快速發展。因此,機場應該充分利用自身資源,給予更佳的優惠政策,吸引更多的航空公司入駐。比如,機場可以主動配合航空公司共同去向行業主管部門申請配套政策,協助航空公司航班波的打造;可以根據本場實際情況建立富有競爭力的分時段差異化收費體系,採用非高峰時段折扣收費的方式挖掘更大的運輸市場潛力;可以利用機場管理主體的身份,協調包括航空公司、聯檢單位、空管等各家提高的協作關係,通過穩定的協調機制,增加航班的穩定性和准點率。(王淩莉)

新聞來源:中國民航報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