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航空專營期屆滿之後

2018年10月29日

鍾山


作為澳門目前唯一的基地航空公司,澳門航空公司的專營期到二○二○年初結束,即只剩下一年多時間。由於時間緊迫,對澳門航空專營期結束後澳門民航業的走向,很多社會人士都十分關心,提出各種各樣的建議。

擁有航線專營權的澳門航空,承擔著本地區大部分的對外空中交通職能,每年為澳門引入數以百萬計的高端旅客,是澳門民航業最重要的支柱企業。雖然澳門民航業總的趨勢是「開放天空」,但在至今尚未決定二○二○年以後的航權處理問題的情況下,即使明年有新的競爭者加入,也來不及籌設營運了。所以,無論是開放前還是開放後的澳門民航業,沒有澳門航空的參與都是不可想像的。

如今,面臨開放的澳門的民航業,情形很像回歸初期的澳門博彩業。二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一間獨家專營公司承托起整個博彩行業,開放後原有的專營公司獲得其中一個新的專營牌照。民航業和旅遊業界人士建議,特區政府應效法賭牌和電訊業開放的做法,儘快著手進行民航業由專營到開放的相關準備工作,引入競爭的相關條件,爭取短時間內能開放航權,奠定民航業新的發展局面。

社會各界多認同特區政府借鏡博彩業開放的模式,來處理民航業「開放天空」的事。目前,澳門也有少量外地航空公司以「第五航權」的形式執飛澳門航線,但與香港和新加坡的模式不可同日而語。

政府民航部門曾表示,與澳門航空公司簽訂專營合約的條款具彈性,該公司可通過分專營,讓有興趣的投資者於本澳成立公司,發展不被澳門航空使用的資源。澳門航空的專營權不限制外地航空企業經營任何地點至澳門的航空服務,政府透過簽署航班協定,進一步開放航空運輸市場。除了澳航專營權之外,各項機場服務合約的專營期屆滿後,營運商可繼續按合約提供服務,但專營項目不予續期。按照這一思路,機場公司已對地勤服務等一系列專營服務陸續引入新的供應商,形成真正的競爭環境。

統計資料顯示,澳門航空今年經營情況明顯好轉,今年上半年,澳門航空運送了超過一百五十二萬人次乘客,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5%,航班上座率上升了9.63%,接近81.6%,上半年錄得超過一點七三億元的淨利潤。同時,澳門航空的母公司中國國際航空公司(Air China)創紀錄的收入每年增長19.4%,達到十六點四億元人民幣。

自從兩岸關係改善而至實現直航,來往澳門與台灣的航班減少,本澳民航業者的經營日漸困難。另一方面,近年澳門經濟的發展急速,旅遊博彩業日益蓬勃,對外交通卻未能跟上形勢。民航學者指出,擺在第三屆特區政府和民航業界面前的課題之一,就是航空業將如何扮演地區發展必不可少的積極角色?關鍵恐怕離不開航線專營權的處理。為什麼是航線而不是機場專營權呢?因為機場專營權一直在特區政府手裏,而擁有航線專營權的基地航空公司(澳航),控股權卻不在澳門。澳門航空是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國航)旗下的一家分支企業,國航財雄勢大,國內外航線密佈,澳航虧損對其影響不大。可是,國航屬下的澳航卻支配著整個澳門特區的對外航線,而這恰恰是澳門民航業最重要的命脈。

澳門國際機場在一九九五年正式投入營運時,只有十二家航空公司連接十七個目的地城市,全年客流量約一百三十萬。到了今天,發展到有十五家航空公司,連接二十八個目的地城市,在二○○七年高峰期,客運量已達五百五十萬。十年後的二○一七年,該機場旅客量增至七百一十六萬人次,是本地人口的十一倍之多,比二○一六年的六百六十萬人次增加8%,創下機場營運二十二年以來的新紀錄。二〇一八年上半年,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馬有恆預計,今年全年客運量將超過八百萬人次,貨物運輸三萬九千噸,航班升降超六萬架次,公務機升降三千一百架次。

中央政府已經明確澳門特別行政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定位。本月二十三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宣佈港珠澳大橋通車,令澳門加快融入國家發展軌道。澳門特區政府也積極推行經濟適度多元化政策,為澳門民航業的發展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接下來的問題是,澳門特區政府如何重新調整本地民航政策,使機場為帶來多元化的客源,配合特區政府適度多元化的經濟政策?


新聞來源:民航論壇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