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門大力拓展空運物流業
2025年06月30日
早在二○○四年,澳門國際機場貨物處理量已突破二十二萬噸,二○○五年上升至二十二點七萬噸,而澳門國際機場亦多次獲得國際性的航空貨運獎項。立法議員李良汪認為,本澳航空貨運物流具有一定的處理能力及發展潛力,加上本澳自由港的優勢、機場擴建的契機,以及聯動大灣區各機場等利好因素,未來在航運發展上有望達到三十至四十萬噸的產業價值。然而,要實現提升整體航空運輸的目標,除了要為本地相關行業創造生存及發展空間,亦要進一步完善本澳航空貨運物流當中的各個關鍵環節。
李良汪指出,過去由於澳門機場貨運站倉儲能力有限,不少貨機即使落地本澳亦無法將貨物進行拆卸,加上現時在禁區當中的航空打板業務僅外判予一間機構進行,對貨物流轉效率造成限制。故此,業界期望特區政府吸納更多打板業務公司進入市場營運,配合澳門國際機場橫琴前置貨站項目落地的契機,增強澳門國際航空貨運處理能力,以解決現時航空物流供應鏈的困局。
多年來,澳門航空物流業開放包機服務,雖然促進機場的使用,但在規管及商業模式上,澳門公司或澳人卻未能獲得合理回報。因應大灣區及香港航空業的發展情況,廣東省、香港或國際航空物流公司往往將澳門機場視為備用選擇。然而,本澳機場僅能獲得微薄的停機及搬運處理成本,對跨境再出口的物流供應鏈而言,澳門並未獲得實質效益,令本地的貨運司機、航空安全與保安專家,以至相關的專業人員均難以發展。
此外,現時澳門的航空物流業必須承擔中介角色,對跨境出口的貨品或商戶進行適當監管,並承擔追溯責任,惟本澳對航空貨運業務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保障,加上社會對航空物流業發展的前景不清晰,難以吸納青年加入,令行業存在青黃不接的情況。他認為,特區政府應加強與業界的溝通,積極研究航空物流業人才需求規劃,並制訂針對性的專門課程,因應發展所需培養相應人資,為行業持續發展作好人才儲備。
過去澳門機場貨運站倉儲能力有限,隨著佔地六點六七萬平方米的橫琴前置貨站項目落地,有望在硬件上提升本澳航空物流業貨運站倉儲能力,解決現時航空物流供應鏈的困局。然而,現時澳門禁區內航空打板業務僅外判予一間機構進行,對貨物流轉效率仍然造成一定限制。他質詢特區政府會否藉前置貨站落地的契機,為航空打板業務引入更多經營者,增加行業競爭,推動行業營運及提升本澳航空貨運處理能力?
就本澳物流業發展由於前景不清晰,難以吸引年青年投身而使行業發展受到一定限制。李良汪質詢特區政府會否制訂航空物流業人才需求規劃,以及因應行業特性,推出專門的培訓課程,為本澳儲備行業人才,應對未來發展所需?
此外,特區政府於二○一一年曾設立物流業發展委員會,聽取物流業界的意見及建議,以協助特區政府制訂、推廣及推行物流業發展的政策、策略和措施。然而,相關委員會於二○一七年二月被撤銷,其後,特區政府雖委任部分前物流業發展委員會成員為經濟發展委員會成員,但據業界反映,由於涉及物流相關內容多樣,缺乏專責委員會,導致不少行業具體訴求難以有效反映。李良汪要求政府交代會否研究重設物流業發展委員會,廣泛汲納行業意見,以對本澳物流業制訂更具系統的發展規劃。
二○一八年十二月初,澳門國際機場已錄得貨運量三萬七千多噸,比二○○一七年總貨量增長10%。貨運量平穩上升主要得益於電子商貿貨物快速增長及全貨機回歸澳門市場,卡塔爾航空正在營運每週兩班來往澳門至洛杉磯的航線,馬來西亞航空及Aviastar則分別提供每週十四班及一班來往澳門至吉隆坡的航線。洛杉磯是澳門國際機場全貨機服務近年首個直達北美的航線,卡塔爾航空的專業優質服務將進一步提升澳門國際機場的航空貨運服務水平,使貨物由過去依賴台灣等地中轉,逐步改善至能直達北美。
東盟作為中國其中一個主要貿易合作夥伴,中國企業已經在東盟建立龐大的商業網絡,電子商貿在東盟發展尤其有潛力,而這也是內地企業的強項,澳門國際機場適時引入由馬來西亞航空及Aviastar營運的來往吉隆坡的全貨機服務,相信能在市場上為大灣區及本地企業提供更多貨運進出口選擇。
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物流暨通用航空發展部總監胡漢新表示,澳門國際機場貨運業務平穩增長離不開本地物流業界及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開通來往北美及吉隆坡的全貨機業務等,新航線將有助促進大灣區內高科技電子產品及零配件、成衣、日用品等產品運輸。澳門國際機場亦借助港珠澳大橋開通的機遇,正繼續與其他航空公司探討開通來往馬尼拉、新加坡及俄羅斯等地的全貨機航線,期望進一步優化及拓展在大灣區內所提供的服務,未來將繼續與各界通力合作,加強澳門國際機場的整體競爭力。
新聞來源 :民航論壇 作者:鍾山
本文轉載自民航論壇,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