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門機場專營公司獲公資企業管理A+好評
2025年06月16日
澳門特區政府公共資產監督管理局最近公佈二二四年度公共資本企業營運績效評核結果,被評核的十三家公共資本企業分成商業產業、社會事業兩大類。八家商業產業類企業中,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及澳門工業園區發展有限公司均獲得A-;另有五家社會事業類企業獲得B+。
公監局新聞稿指出,為執行《公共資本企業法律制度》關於對公共資本全資企業及公共資本控股企業進行營運績效評核的規定,公監局去年三月十五日發出《公共資本企業營運績效評核執行細則》指引。自二二四年度開始,被評核企業的營運績效評核應按照上述《細則》的規定執行。根據企業設立的宗旨、目標、所營事業性質及業務類型,被評核企業劃分為兩個大類:商業產業類和社會事業類,並在此基礎上,結合不同類別企業的特點,以及每家企業的實際情況,訂定適用各被評核企業的二二四年度營運績效評核指標,體現有所區分的評核導向及側重點。
因應《公共資本企業法律制度》,公監局對被評核企業提出一系列制度建設以及完善的明確要求,二二四年度的評核指標以管理績效為該年度對所有企業進行評核的重點指標,主要關注企業治理結構建設的合理性與規範性、內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守法合規經營,以及資訊披露規範性。二二四年度公共資本企業營運績效評核結果顯示,八家商業產業類企業中,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CAM)及澳門工業園區發展有限公司均獲得A-(等於或高於八十分但低於八十五分);澳大工程研究及檢測中心有限公司、澳門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澳門中央證券託管結算一人有限公司、澳門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均獲B+(等於或高於七十五分但低於八十分);澳大創科有限公司、澳門世界貿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均獲B(等於或高於七十分但低於七十五分)。?五家為社會事業類企業獲得B+,分別為澳門科學館股份有限公司、澳門樂團有限公司、澳門屠宰場股份有限公司、澳門輕軌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今年是澳門國際機場正式營運三十週年,三十年來該機場長期保持安全運行的良好記錄,機場專營公司的財政狀況也一直保持穩健。二二三年全球航空運輸業從疫情危機中開始復甦,澳門國際機場旅客量五百一十五萬人次,航班升降逾四萬二千五百架次,整體旅客量及航班量分別恢復至疫情前二一九年的54%及55%;貨運量六萬三千八百公噸,按年升幅24%,公務機錄得九百二十三次的航班升降,按年升幅約204%。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於該財政年度總收入錄得近十一點九億澳門元,按年上升179.8%。因應航班及旅客量大幅回升,CAM錄得二點二億澳門元盈餘,扭轉疫情三年來的虧損狀況。CAM一直貫徹控制和節約成本方針、執行審慎的現金流管理;並於復常後立即重啟因疫情而暫緩之工作計劃,助力澳門旅遊業加快全面復甦。在業務量快速恢復下,該財政年度的現金水平止跌回升。
走出疫情困局後,機場團隊從多方面加強機場安保、營運管理、旅客服務等,致力優化旅客體驗及提供高水平服務。在首要保持機場安全、安保營運的前提下,平衡不同基礎設施發展項目的同步實施。二○二五年澳門國際機場持續推進多項重大基建,除了填海擴建工程,還有橫琴前置貨運站工程;包括跑道加固和重鋪工程、中央安檢區改造工程,以及轉機和到達走廊優化工程等三大子項。此外,仔直升機場將於二○二五年下半年正式啟用。有關重大工程可進一步增加機場客貨的吞吐量,在保持安全第一的基礎上,提升機場的營運效率和服務質量。
二○二四年澳門國際機場旅客量逾七百六十萬人次,航班升降近六萬架次,整體旅客量及航班量均較去年增超四成;貨運市場表現亮眼,二○二四年處理貨運量超過十萬八千噸,按年增長逾七成。CAM的二○二四年度總收入預估約十四點七五億澳門元,按年上升5.1%,預計可恢復至疫情前的81%。二○二四年十二月九日,澳門國際機場橫琴前貨站項目落地儀式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舉行。該項目位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磨刀門水道東側、琴海西路西側、環島北路北側。項目佔用土地約一百畝,擬建設機場貨站、物流倉庫、綜合樓、地下車庫、雨棚、綜合站房等。澳門國際機場於橫琴建設前置貨站,將貨物安檢、報關等流程提前至機場以外的貨站進行,將顯著提升航空貨運的效率,優化整個物流鏈條的運作流程,可為澳門物流業發展帶來機遇。
新聞來源 :民航論壇 作者:鍾山
本文轉載自民航論壇,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