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如何與外國互換第五航權?

鍾 山

2017年07月24日


回歸之後,香港成爲南中國最繁華的物流中心,與外國交換「第五航權」的事已是迫在眉睫。專家指出,香港特區政府要求美國開放內陸航權以交換香港的「第五航權」,是在「做一些沒有可能的事,若香港有人為阻撓,人們便會去更加通暢的地方,所以我們更需要流暢的管道。」美國聯邦快遞當時明確地表示,有意將香港的業務移返大陸。

有人擔心,開放「第五航權」將引入外來競爭,外國航空公司可能會恃著財雄勢大,漸漸取代國泰在香港航空界的「一哥」地位,規模較小的本地航空公司也因不敵外來競爭而被淘汰,造成香港航空市場被外國航空公司壟斷的局面。

時任經濟局局長的李淑儀當時曾在香港電台的《香港家書》節目中表示,國泰航空的角色很重要,因為國泰航空投資巨大,以香港為基地,不能輕易撤走,對香港經濟及其他方面均起了穩定作用。國泰方面則指出﹕別的航空公司使用「第五航權」與否取決於經濟效益,不很可靠,他們只會利用「第五航權」作為一個輔助角色。

香港民航界人士認爲,「開放天空」會令香港本地航空流失部分業務給外國航空公司,本地航空公司可能要削減其服務班次及航線來抵銷損失。引入競爭固然不利國泰航空,但對消費者卻是一大福音,因爲外國航空公司飛十多小時到香港,成本已經擺在那裡;只須加三、四小時再飛到曼谷等地,邊際成本相對較低,所以機票會更加便宜。國泰航空成本頗高,機師薪酬已佔多於成本的23%至25%,將面對惡劣的競爭。

開放「第五航權」為國泰帶來嚴峻的考驗,但外國航空公司想要壟斷香港市場卻不容易。因爲國泰航空在香港有完善的機制和網絡,無懼競爭。開放「第五航權」,表示任何一間公司都可到香港,所以沒有可能由一間公司壟斷。而且美國大型航空公司負責很多內陸航線,不可能將全部航機放在香港市場。

香港在開放「第五航權」以後所得的實際利益,一直都是開放與否的重點。專家認爲會有很大的收益,例如航班數目會增加30%至50%。當時香港的貨物多為輕工業產品,多運往美國,開放天空後,成本會下降,運送速度加快。

至於旅遊業,香港亦能以較平的飛機票價吸引更多遊客。由於聯繫匯率,香港現在的幣值較高,遊客減少來港。若票價下降,到港成本減少,可吸引多些遊客。對香港的整體利益也會有很大幫助,包括有助貨運及出口的成本下降。此外,對客運,對旅遊業、酒店業、飲食業、和零售業都有好處,全港市民則因整體經濟改善而受惠。

不過專家亦指出,開放「第五航權」對國泰航空的影響較大,但對整體航空業則有好處,例如機管局、機場商店、貨運站及膳食公司收入會增加,同時帶動與航空相關的行業。港府經濟局認爲,開放「第五航權」可使香港成為一個世界性及地區性的航空中心,地位可得以進一步鞏固。整體的經濟利益也有好處,如實際收入和就業機會都會增加,令經濟得益增大,也可加強香港作為金融貿易中心的地位。還有更重要的一點:物流業發展是香港經濟發展重要支柱,港府除了要在對外放寬「第五航權」以助物流發展外,對內方面沿用多年的「一航線一航空公司」政策,也飽受各方質疑,市場開放的壓力日大。

「一航線一航空公司」政策在港英時代已制定,指政府在一條航線上,只會指定一間本地的航空公司經營。當時,在香港執飛定期航線的航空公司只有國泰航空公司及港龍航空,港龍專營中國國內航線,而國泰則專營國際航線。國泰在香港的航空市場佔了最大的航班比率,達到26%。

對於「一航線一航空公司」的政策,港府當時強調「現行政策有相當大的彈性,政府可因應本地航空公司的申請及市場的情況,指定多於一間持牌的本地航空公司在同一航線上提供服務。」話雖如此,但關鍵是需要空運牌照局批准。然而,港府考慮申請的準則和程序透明度很低,若政府沒有確實的承諾,無人願意斥巨資成立一間航空公司,行走國泰相同的航線,因為風險實在太高。

其實,航空業有競爭,服務質素自然提高,價格會下滑,吸引更多外來投資,也能加快當地經濟發展。事實證明,香港開放「第五航權」,以及放寬「一航線一航空公司」政策之後,對提升當地物流業的競爭力、鞏固香港世界航運中心地位,乃至刺激香港整體經濟與社會民生發展,都有莫大的好處。

新聞來源: 民航論壇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