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需要清晰民航業發展的方向

2015年8月3日

鐘山

在中國民航局空管局主導推動下,包括九個國家及兩個地區的亞太空中交通流量管理運行試驗已正式啟動,亞太地區跨界流量管理邁出了有歷史性意義的重要一步。此次試驗是中國、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澳大利亞、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越南、緬甸、菲律賓共九個國家和兩個中國特別行政區民航空管運行單位以及相關機場和航空公司使用者,在國際民航組織協調下,應用分散式多節點流量管理運行概念進行的跨界流量管理運行試驗。


中國民航空管作為運行試驗的最高級成員,按照民航局空管局「積極參與,主動作為,學習經驗,帶動發展」整體工作部署,參與並主導運行試驗的進程。試驗第一期共分三個階段,主要測試流量管理決策資訊的計算、傳輸、執行,各方空管單位和相關機場航空公司等空域用戶之間的協同決策,空管單位為航空公司提供流量管理時隙交換和處置延誤方式選擇的能力等。此外,中國空管還負責制定運行規則、建設亞太地區流量管理協同決策平臺等內容。


據介紹,在亞太地區無縫空中交通管理二○一二年規劃確定的二十一個亞太地區「最繁忙機場」中,我國北京、上海虹橋和浦東、廣州、深圳、西安、成都、昆明以及香港等九機場在列。另外,我國東部及西南的部分管制區及航路管制區也被列為「亞太繁忙空域」。作為航空運輸大國參與此運行試驗,是我國民航空管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提升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的重要機會,也是理順亞太空中交通秩序,暢通“空中一帶一路”的重要舉措。


香港機管局前任主席馮國經曾經指出,香港機場面對的挑戰不是來自近鄰珠三角的機場,而是遠至首爾仁川機場,理由是現在技術進步,飛機的航程遠了,機場競爭的範圍也就擴大了。


有專家認爲,馮國經這樣的說法頗具智慧,可惜香港其後並沒有考慮競爭的問題,近鄰的不管,遠方的不理,埋頭自滿於香港機場為全球流量最大的機場。可是,這個全球最大是假的,單談國際旅客,不包括本地旅客。若以總旅客人數來作比較,香港不是第一,而是美國阿特蘭大第一,北京第二,杜拜第三。今年一月排名顯示,香港從去年的第十位進至第七位。計算方法不同,其實凸顯香港與其他機場的競爭,爭奪境外旅客是發展關鍵。香港機場的優勢是依傍珠三角的境外旅客和本身的管理,但作為最佳機場,香港也輸於新加坡和首爾,全球只居第四,香港機場的國際地位不太穩。


世界知名旅遊系列書籍《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早前公佈二○一五年「最佳旅遊」的十個國家、十個地區及十個城市名單。澳門入選「十大最佳旅遊地區」之一,成為兩岸四地中唯一入選的地區。評審指出,澳門真正魅力不在賭場,而在於揉合中西文化。    旅遊業界人士對澳門入選「十大最佳旅遊地區」之一感到興奮,認為是對澳門旅遊業打下強心針,相信有助吸引國際客源。近年國際旅客一直維持增長,祇是內地客數目龐大,帶動整體旅客大幅增長,國際旅客升幅相形不明顯。


澳門作爲國家的特別行政區,回歸以來得益於「一國兩制」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的政策,經濟增長迅速,財政儲備雄厚,沒有任何外債,民生綜合水平不斷提升,各項大型建設遍地開花。去年訪澳旅客逾三千萬人次,現時正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平臺,旅遊和民航業發展潛力巨大。


近年來,在特區政府大力支持下,經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的多方面努力,低成本航空公司和公務機的數量顯著增加;澳門作為熱門的旅遊目的地,吸引成本航空公司開通更多飛澳門的航線。澳門國際機場自二○○四年引進低成本航空,與傳統航空的市場佔比由2%增至二○一四年年底的31%,今年來低成本航空運送旅客佔總體旅客運送量在28%左右。


澳門的當務之急,首先要繼續拓展機場設施、交通配套設施和各種旅遊休閒設施;研究如何透過陸路接駁交通,把遊客轉移澳門旅遊;同時要完善海路航運,增加航運班次。在粵澳合作方面,發展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此外,特區政府還要重新調整本地民航政策,使機場為帶來多元化的客源,配合特區政府適度多元化的經濟政策。只有這樣,才能在區域合作中實現互利共贏,並配合國家的規劃,完成好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平臺的任務。


新聞來源:民航論壇 濠江日報 2015年8月3日




IMCA
MIA微信服務號
IMCA
MIA微信訂閱號